PlayStation品牌是如何誕生的


如果你是80後,那麼對電視遊戲機這個字眼不會陌生,尤其是PlayStation,上面的《FINAL FANTASY》、《Metal Gear Solid》、《Ridge Racer》 、《Winning Eleven》等等經典名作,一直是青春的回憶。它同時是世界上第一台銷售量超過一億的電視遊戲機。

根據PushSquare的報導,PlayStation的誕生背後絕非如外界所想像那般一帆風順,必然經歷意外,挫折。

時間回到1986年1987年間,在任天堂新一代遊戲機超級任天堂(Super NES)上市之前,“PlayStation之父”久多良木健敲開任天堂的大門,稱看好遊戲機市場的前景,並打算為任天堂設計音頻處理器,很快雙方就敲定了合同。實際上,這是久多良木健與任天堂之間私下的交易,當時索尼對遊戲機市場毫無興趣。於是,他秘密為任天堂設計了SPC700音頻處理器,獲得任天堂內部的好評。兩家公司開始有所往來。

1988年,超級任天堂剛上市一年,公司打算尋找一個合作夥伴,為超級任天堂生產外置儲存產品。一直積極推動CD格式發展的索尼,推出了一種新的格式CD-ROM/XA,讓激光唱片可以儲存音頻、視頻以及電腦數據。也因為久多良木健的關係,任天堂決定與索尼合作,推出超級任天堂的CD-ROM外設。

兩家公司開始合作,很快推出代號為“Super Disc”的遊戲格式。索尼還計劃推出兩種設備,一種名為SNES-CD的超級任天堂外設,另一個則是貼上索尼的牌子,既可以玩SNES-CD格式的遊戲,也可以玩傳統卡帶遊戲的遊戲機,名為PlayStation。

但針對CD-ROM版超級任天堂的利潤分成問題上,兩家公司卻無法保持一致。索尼希望能夠向SNES-CD格式遊戲的開發者收取部分費用——然而,對於任天堂來說,這是公司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基礎,不容他人染指。時任任天堂總裁的山內溥做出一個決定,背著索尼偷偷與飛利浦聯繫,開發超級任天堂的CD-ROM外設。

而在1991年的CES大展上,距離索尼公佈了與任天堂合作細節不到24個小時,任天堂即公佈與飛利浦合作,並單方面放棄與索尼的合約,這讓索尼公司上上下下無比憤怒。此時,為了生產PlayStation,索尼已經投入了不少資源,任天堂的決定意味著索尼之前的努力打了水漂。負責PlayStation項目的久多良木健面臨極大的壓力,之前不看好電視遊戲機項目的人紛紛指責。

然而,久多良木健並沒有因為任天堂的背叛而放棄。1992年一次董事會會議上,他透露開發一個以CD-ROM為基礎,擁有3D渲染能力的電視遊戲機。他勸說時任索尼CEO的大賀典雄——既然不能生產超級任天堂的遊戲機,那不如自己重新設計和製造一款電視遊戲機,“您難道就甘心這樣對任天堂的所作所為置之不理嗎?為兼容任天堂的16位主機所做出的任何努力都將是徒勞的,我們要幹,就得走自己的路!”

不像任天堂和世嘉,既賣遊戲機又賣自己的遊戲,作為後來者的索尼一開始並沒有自己的遊戲開發部門,PlayStation在正式上市前要解決的是“有遊戲機無遊戲”的問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索尼為了宣傳經常播放一段全3D渲染的霸王龍宣傳片,突出PlayStation出色的3D渲染性能,吸引了不少游戲開發者的注意。當時,以吃豆人聞名世界的南夢宮(Namco)加入了PlayStation陣營,將為街機開發的3D遊戲《Ridge Racer》移植到PlayStation上。

1994年,久多良木健對外發布電視遊戲機產品PlayStation X,正式進入電視遊戲市場,與任天堂正面競爭。《Ridge Racer》出現在PlayStation的首發陣容中,為索尼打開歐美市場立下汗馬功勞。

任天堂當時為了表明自己仍然把持著遊戲市場,大力撮合未合併之前的SQUARE和ENIX,開發《超時空之輪》。這款遊戲是SQUARE在超級 ​​任天堂上投入預算最高的遊戲——然而高投入不等於高回報,這款遊戲首批出貨量達不到原定的200萬份的目標,僅僅售出140萬份就止步不前,不少游戲代理商不得不將游戲價格壓低到250日元。這讓任天堂與SQUARE蒙受了重大損失。

這一次失利,讓SQUARE萌生投靠PlayStation的意思。不過更讓SQUARE堅定投靠陣營的,是任天堂推行的分納制度。這個制度規定第三方大作的首批出貨量將由任天堂控制,大作上市後一周內按3:3:4的比例三次發貨,一旦某個環節出貨不理想任天堂有權終止或更改,這相當於任天堂有權力決定任何一款遊戲的發行,引起了第三方的不滿——SQUARE最不滿意,經過多次交涉抗議,任天堂依然不為所動。為了擁自己的遊戲發行渠道,最終史威克爾倒向PlayStation,1996年公佈了開發PlayStation遊戲《最終幻想7》的計劃。

SQUARE的倒戈,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FINAL FANTASY》系列代表著當時日本遊戲行業最高的遊戲製作水平。就連開發出《最終幻想》的遊戲界大牌都選擇PlayStation,無疑給了遊戲業界一個強烈的信號。1996年,索尼不斷接到中小遊戲廠商的電話。一年後,日本遊戲業界另一個大牌ENIX宣佈在PlayStation平台上推出《勇者鬥惡龍7》。這讓當時的任天堂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遊戲開發商紛紛終止與任天堂的合作,倒向PlayStation平台,奠定了PlayStation成就霸業的基礎。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TumblrShare on LinkedInEmail this to someonePrint this page

《The Art of Uncharted 4: A Thief’s End》上市時間或與遊戲同步

相信不少玩家已經知道Naughty Dog即將在2016年推出《Uncharted 4: A Thief’s End》的官方設定集《The Art of Uncharted 4: A Thief’s End》了吧,現在我們在亞馬遜上驚喜的發現該設定集將於2016年3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