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 Neo完整規格曝光

ps4.5

前幾個月,代號為NEO 的全新 PS4 主機各種消息在網上開始流出,而Sony也最終在E3 開展前承認了這台高端PS4的存在。近日,一批新的相關文件流傳了出來,為我們帶來了關於這台主機的更多相關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這份文件時間應該已經比較久遠(還在稱呼SCE),而且暫時無法證明真實性,所以僅供大家參考。
NEO基本已知信息
幻燈片開始就表示NEO是PS4的高端版本,會與PS4在市場中共存。

相同的應用包相同的網絡社區相同的商店相同的系統軟件體驗
所有於2016年10月之後發售的PS4遊戲需要同時支持PS4和NEO。
硬件配置:

CPU:和目前的PS4 一樣仍舊使用Jaguar 核心,但是頻率更高。
PS4:1.6GHz的捷豹NEO:2.1GHz的捷豹
GPU:採用改進的AMD GCN CUs,更多流處理器
PS4: 18個CU單元,800MHzNEO:36個CU單元,911MHz
內存:依然使用8GB DDR5內存,但是擁有更高的帶寬。
PS4:176GB / s的NEO:218GB / s的
關於硬件部分,這篇文章能讓你了解更多:《用來形容主機性能的teraflops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新遊戲在NEO上可以獲得更好的表現

支援UHDTV的4K​​輸出對於HDTV能帶來更好的圖像表現更高更穩定的幀數改良的圖像保真度增強的圖形材質等等
舊遊戲體驗也會更好

開發者/發行商可以決定是否為舊遊戲帶來補丁更新,SCE(可見該文件較老)並不強制要求。舊遊戲在NEO上運行時不會有任何變化通過補丁可以加強對

NEO特性的支持
NEO開發路線規劃(有變化的可能)
開發機原型第二版於2016年4月上旬到5月中旬發放,於2017年春季結束支持,其中有重要的更新,可用於實際開發,配置為最終版測試機原型第一版於2016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發放,於2017年3月結束支持,適用於遊戲提交測試,但還不是最終規格。測試機原型第二版於2016年6月下旬到7月下旬發放,於2017年3月結束支持,適用於遊戲提交測試(最終版),但還不是最終規格。原型機將於2017年初開始回收,量產版本優先級會高於原型機回收,但發布日期尚未確定。
NEO遊戲細節
從2016年8月中旬開始提交支持NEO的遊戲,進度將會取決於遊戲的發售日。
9月末的遊戲除了提交PS4版之外,還需要提交NEO的首發補丁。10月出的遊戲需要提交PS4和NEO兩個版本(在NEO發售之前推出支持NEO的遊戲是沒問題的)

未來PS4遊戲分為兩種模式

基本模式:
運行於原PS4的模式未支持NEO新特性的遊戲運行在NEO的模式(向後兼容模式)所有版本的表現都與原PS4相同
NEO模式:
支持NEO新特性的遊戲運行在NEO的模式額外功能支持(更高的時鐘頻率、更多擴展服務、新的GPU指令)
鑑於有些開發者喜歡單獨開發一個NEO模式,然後採用降低分辨率的方式得到基本模式,索尼表示今後會通過SDK支持這種開發方式。
注意點
補丁包必須是一體的。當遊戲支持NEO模式時,之後的補丁包必須同時適配NEO模式和基本模式。存檔數據必須相互共通,不能出現NEO模式單獨的存檔這類現象。存檔可以在原PS4和NEO之間遷移。DLC必須支持這兩種模式
在SDK(PS4 SDK支持原PS4系統和NEO系統)介紹中,Sony表示將採用分辨率檢測的方式來進行遊戲顯示另外索尼要求開發者必須保證幀數起碼要和原PS4版相同或者更高。這方面的內容Sony還在與開發者溝通,繼續不斷調整優化NEO的體驗。
文檔中提到,部分開發者表示要保證與原PS4版的幀數相同或者更高,需要降低顯示分辨率。Sony給出的一個方法是降低至3520*1980分辨率,然後NEO會在輸出到4K電視之前提升圖像分辨率(若電視為1080P則分辨率壓縮至1080P),同時再次強調幀數不能比原PS4版更低。
Sony的觀點是,在4K電視下使用低分辨率(比如1440P)的觀感與1080P電視差不多,因此推薦以4K和1080P分辨率為標准進行開發。同時希望開發者能使用柵格渲染或者類似的技術來使分辨率盡可能接近4K。

Sony還在文件中提到,他們還在研究在低開銷的方式提升分辨率的方式。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TumblrShare on LinkedInEmail this to someonePrint this page

《The Evil Within 2》已秘密研發兩年!

喜歡恐怖遊戲的玩家,肯定多接觸過《The Evil Within》這款遊戲。雖然該作沒有《生化危機》系列的名氣那麼大,但也確實是一款無可爭議的好作品。而之前一直流傳的該作的續集《The Evil Within 2》也曝光了,原因...
Read More